document.write('
')原标题:零下20度,他一抬脚,脚掌血肉留在了铁板上……
深夜,黄海最南端,零下20度。
在孤岛最高处,一群衣衫单薄的士兵在狂风中摇摇欲坠,若不是一根长绳绑在腰间互相牵系,他们随时可能跌下悬崖粉身碎骨。
“抗风保天线!”领头的士兵大吼一声,光着双脚跃到了雷达铁底座的表面,他想将绳子系在几步远的雷达杆上,谁知自己的脚掌底已与铁板黏连,一用力,整个脚掌底的血肉就被撕裂脱离了身体,但他一声没吭……
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,2019年9月1日,长安君参加了由中央网信办、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共同举办的“祖国,请放心”网络名人进军营暨网络媒体国防行活动。
冰雪严寒,这群士兵为什么顶着狂风还要出行?他们为何要将自己与雷达拴在一起?长安君带你对话两名曾在圆岛驻守的老兵,跟着他们的记忆,回到那个深夜,一起揭秘——
为完成任务,
他脚掌底的血肉与身体撕裂分离!
1955年,抗美援朝的硝烟未散,黄海局势波谲云诡。
一支部队奉命进驻黄海深处面积仅有0.03平方公里的圆岛,执行对空警戒任务。
这支部队因战功赫赫,于1964年和1965年分别被空军、国防部授予“钢钉雷达站”和“红色前哨雷达站”荣誉称号。
1976年6月,部队调防海洋岛,部队官兵也把“钢钉”精神和“红色前哨”精神带到了新的阵地。
登上这个马蹄形状的岛屿,一眼望去,海面洒满金色的和煦阳光,海鸥在岸边高歌盘旋,海水与湛蓝的天空融为一体。
曾在海洋岛空军雷达站服役6年的鲍振生说:
“你们能赶上这样的好天气,运气太好了。”
原来,一年四季风,半年海中雾,才是这里的常态。
天气炎热时,人在岛上走10分钟,身上的衣服就像发烟机,腾腾地冒着热气。
不止是衣服,被子、枕头、床单……湿热如同跗骨之蛆般恼人。
到了冬天,呼啸的寒风时而裹挟着如刀的雨雪而来,让人寸步难行。
“舌头舔铁”的短视频曾在网上热传,但你一定想不到,在老兵的回忆里,曾有这种血腥疼痛:
在部队驻扎圆岛时期,0.03平方公里的海岛常年刮大风,一个浪就能拍到岛顶,有时风力大到足以将雷达天线吹倒。
为了保住天线,驻岛士兵只能用绳子绑在自己和队友的身上,用人的重量与定力去对抗狂风。
有一天深夜,零下20多度,突如其来的狂风将官兵们惊醒,他们有些人急得只穿了一件内衣就匆匆出门,一名士兵打头阵,更是光着脚就和战友们冲向雷达天线所在位置。
雷达天线的底座是铁制的,这名光脚的士兵为了将绳子绑在天线上,一脚踩上了底座,却没发现自己的整个脚掌底已与铁板黏连在了一起。
再走几步就能完成任务,他咬着牙一用力,整个脚掌底的血肉与身体撕裂分离!
但他一声没吭,踩着自己温热的血液将绳子一端系在雷达杆上,在狂风中伫立长达4个多小时,直到风停。
时至今日,海洋岛的生活条件相比圆岛,已经是天翻地覆的改变:
官兵们住上了第三代营房,上级特意给站里配发了烘干机防潮,强军网进班入排,4G网络覆盖营区,从陆地运来的新鲜蔬菜成了餐桌上的常客。
虽然没有脚掌底被黏连撕扯的苦痛,但青年官兵们也曾被“冰战甲”覆身,体会过零下20度维修雷达设备的艰难;
虽然很少经历断水断粮的绝境,但青年官兵对“一滴水”的珍贵仍感同身受,“一水多用”的传统从未改变。
那些被苦难打磨的老一辈,他们顽强不屈的精神在传承中愈发光亮,教会一代代官兵灵魂如何变得更加坚毅成熟。